Hefery 的个人网站

Hefery's Personal Website

Contact:hefery@126.com
  menu
73 文章
0 浏览
2 当前访客
ღゝ◡╹)ノ❤️

我们读书是在读什么?《白说》—白岩松

读书是在读什么?

我们读书是在读什么?读鲁迅、周作人,还是傅雷、梅里美?其实都不是。我们读所有的书,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。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,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安全感,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,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,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。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,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,塑造了自己;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,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

关于谣言的真相

谣言常常传遍天下,而辟谣也时常寂静无声。见多了也就想通了。有时误解扑面而来,是一小部分人要解气,而又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在围观解闷。可不管前者还是后者,当你认真解释时,没人细听,所以,解决就总是遥遥无期。我很少辩解,原因是:你以为是理性沟通,可常常被当成娱乐新闻,又让大家解一回闷

在这样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里,「看护好你自己」已经变成非常重要的命题。每一个时代里,优秀的人都是独立的人,而不是传媒的俘虏。不是别人说是、我跟着说是,而别人说不是、我也跟着说不是的人。任何事情都要经过自己大脑的过滤,才得出结论,说是或者不是

抱怨是在传递负能量

像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,抱怨。此时此刻的中国最大的特质是抱怨,我们可以到任何一家餐馆去听,小三在抱怨正房,领导在抱怨下属,下属在抱怨老板,老板在抱怨体制,体制内在抱怨体制外……反正所有人都在抱怨,因为大家都觉得责任是别人的,与自己无关。每个人都在抱怨中把自己给择出去了。其实,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,你进步了中国就进步了,但是中国人不会用这样的思维去思考问题

讲一个关于中国的笑话

人家说假如一个外星人掉入地球——掉到其他国家命运可能相同,掉入中国会有不同的命运——要看掉入哪个省。如果掉到陕西,就会把它埋上,一百年后再挖出来;如果掉到浙江义乌就制造一批模型;如果掉到东北,训练训练上二人转舞台;如果掉到北京,「赶紧问下是什么级别,要不不好接待」;如果掉到广东,一般都是做汤喝了。这是外星人,换成苹果,掉到哪个省都是给吃了

我们为什么不幸福?

我们很多人都是走得太远,把自己走蒙了,已经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了。为名忙,为利忙,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忙。原本为了这些事情忙,是因为觉得它们跟幸福很近,可是后来把幸福都忘了。每天焦虑、烦躁、难过、憔悴,玩命地挣钱,却从来没有花钱的时间。我们为什么不幸福?

人生啊,一定要过得有趣

人生总有一个时刻,那些旋律会安静地等待他们,或抚慰或激励。其实,人生只要拥有很多趣味,听音乐、喝茶、美食、收藏、阅读、喝酒、有好朋友聊天……前路平坦或坎坷,就都没太大关系。可人生如果干巴巴地没有趣味,将来的路让人担心

与人的合作,对社会的了解,对自己的心理调控,经得起失败,经得起表扬,让自己走得稳,走得远,内心强大而不失趣味,永远对前方充满好奇……

不高兴可以,可不该没头脑

不知道是不是人群中爱抬杠的人多,常常见到有人「不高兴」, 「不高兴」可以,可不该「没头脑」。反问一句也许问题就容易说得清:「难道拥有一个让世界不喜欢的面孔,对我们自己更好吗?」

在乎眼前的光景,而非持久的回忆

从此我到任何一个景点都不一定照相,因为生命很短,有照相的时间,不如用眼睛把风景留在记忆当中去感受,而不是当时不看,回家后再看照片

未来忧虑重症患者如何自救?

如果总在为未来忧虑,而不能享受此时此刻的时光,你可以把整个余生都搭进去,但你真的打算这么过一辈子吗?要知道,你所担心的事情,只有不超过 10% 会变成现实,其余的都是自己吓自己。而且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,如果你真的过好今天,明天也还不错

培养自己的思维和视角

大学期间另一件重要的事,是一定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维,而不是人云亦云。你们会发现,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,同学之间几乎没有差别,而四年以后,彼此差异却很大。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差异呢?首先是专业的设置。不同的专业与其说教给你们不同领域的知识,不如说是让你们学会用各自专业的角度去观察世界。比如我自己,在大学学业结束后,开始用新闻人的眼光去看待世界。法律系的同学有法律人的视角,理工科的同学有理工科的思维。除了专业角度不同,还有一点使自己有别于他人的,是你的独立思考能力。一个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,跟他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。你是创造者,还是跟随者?这往往决定了未来你的前进速度和能够到达的高度

抓住别人说话的重点

第一个答案往往是具有欺骗性的。因此我在采访时,对方的第一个答案之后,我会观察他,当他眼神闪烁时,我不再提问,而是把身体往后一靠,准备继续倾听。此时他接着说的才是真知灼见。因为很多人回答问题时,习惯于先说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,很安全很平衡的「标准答案」。其后接着说的,往往才是他的个人想法。所以对于采访者,也要寻找第二个答案

中国教育模式训练的定式思维

为什么现在的科学技术进步这么快,但是这个世纪的人依然需要好几个世纪之前的音乐来抚慰心灵?」他的回答我记一辈子,很简单的一句话:「人性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。」不管你身处的世界经历怎样的变迁,如果你不能把握住最根本的核心,就只能是一个焦虑的跟随者,而不能成为心平气和的生活守望者。古典音乐中就有这种让人安静的力量,在变化的时代中一如既往地陪伴你,让你知道你并不孤独
中国的教育模式使人形成一种思维定式:每道题都有标准答案,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。我们从小受着这样的训练长大,一旦接触到音乐,便产生一种先天的冲动:我得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
音乐不是让你「懂」的,只需要你去感受。音乐带给人的首先是一种生理反应,它的旋律让你的身体和神经慢慢松弛下来,然后生理再演变成心理,我们感到愉悦、感动、欢快或忧伤种种

随着年岁的增长,你不再会被标语口号牵引着走,不再容易被文字激起波澜。你的人生阅历更加深厚,内心感受也更加复杂,反而是无词的音乐,更能击中你百转千回的冲动和欲望、思索与感慨

中国的教育往往会忽略细节。当你问一个孩子,《约翰·克里斯朵夫》这本书为什么好?他会告诉你,因为这是名著,因为它表现了「人要战胜自己」这样一个伟大的主题。那《简·爱》为什么好呢?回答《简·爱》也是名著,被称为「女性的第二本《圣经》」,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……如果读书只为读它的意义,就没必要读书了,直接百度一下就 OK 了

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

教育不是让人性变「好」,而是约束人性中的「不好」。当时代的发展让人们产生超越物质的需求,才是爱的开始
教育很重要。教育不是让人性「变好」,而是约束人性中的负面欲望、扬善弃恶
法律也很重要。法律不是最高的行为准则,而是最低的道德底线。法律不能让你变成好人,但是它要求你杜绝坏的行为——抢劫、偷东西、杀人是不行的。
涉及道德的问题,不应追问人们「有没有道德」,更应该思考的是,我们的社会环境、相关的法律制度,是否进步到了让人们「可以展现道德」的时候。中国人不缺德,缺的就是让「德」展现出来的制度保障与大环境。我认为,此时此刻的中国,还没有到达这个阶段。所有糟糕事件的发生,都是在强迫我们去设法提高基础保障和社会综合配套设施
中国人有两张道德面孔,一张面对熟人,一张面对陌生人。这两张面孔反差巨大,我们自己,就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族群。面对熟人时,我们大多有礼貌懂得谦让,不仅不自私,反而很无私,朋友为抢着买单能打起来。面对熟人时,我们善解人意,尊老爱幼,言语温和,愿意忍让,甚至牺牲小我。如果从对待熟人的这张道德面孔来看,中国人绝对是世界上最有道德感的民族。可惜,在面对陌生人时,我们的道德面孔是另外一张。我们开始变得自私,爱占各种便宜,排队加塞,开车乱并线,随地吐痰乱扔垃圾,情绪急躁,永远显得不耐烦……那个面对熟人朋友时可爱的中国人哪里去了?

年轻人最大的强敌

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,有两个最大的敌人:一是突如其来的赞赏和表扬,一是时常会有的打击和不顺。这两道关都要过,过不去就很难前行。表扬来得太早,毁人也毁得够狠,我周围有一些人就是如此倒下的,根基不稳,空中楼阁,他 Hold 不住

三十岁的抉择

人生也是如此,我总对我的孩子和学生说,三十岁之前要玩命地尝试和折腾,哪怕不考虑物质回报,经历很重要,因为你不知道你的优势是什么。但是三十岁之后,就要开始选定目标做减法,打深井。三十岁是一个重要的转折,你要做一次抉择

解决自我边缘化

如果别人对你们在心理上产生这种遥远的距离感,不可怕。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内心里的距离感,可怕的是「自我边缘化」

世界上最糟糕的人

有人用四个词——聪明、愚蠢、勤奋、懒惰——来概括世界上所有的人:最优秀的人聪明而勤奋;二等人聪明但懒惰;三等人愚蠢又懒惰;最糟糕的是四等人,愚蠢却勤奋。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?一个愚蠢又懒惰的人,顶多是不给社会做贡献,也不会造成什么破坏,但是一个愚蠢的人,却偏要勤奋起来,那就太可怕了。眼下这个时代的不够公平,是通往更高层次的公平的必经之途时常叫嚣愤怒的人不可怕,可敬的是暗暗积蓄力量的人

习惯焦虑?那就把事交给时间

我们好多人都习惯了焦虑。也是,时代的速度太快了,谁也不敢踩刹车。都想跑,没办法,不竞争好像就不是当下的中国人。这是个体焦虑的缘由
焦虑也不会让目标一步到达,得学会把有些事儿交给时间。解决中国的好多问题,真正的帮手只能是时间。这么一想就从容了。写《繁花》的金宇澄,在一次访谈时聊到:从发展的眼光来看,你只能寄希望于未来。我从来没觉得我们这一代怎么样,我们看历史书,翻一页就是五百年……

信仰是什么?

信仰是什么?信仰的核心是「敬畏」。「敬」,知道什么是最好的,要去追求它;「畏」,知道什么是最差的,是底线,不能突破它。随着改革开放,物质时代的快速到来,我们的欲望之河在奔腾。「敬」和「畏」,原本应是两岸的河堤,只要河堤在,而且足够高,河水就不会泛滥成灾


标题:我们读书是在读什么?《白说》—白岩松
作者:Hefery
地址:http://hefery.icu/articles/2021/12/18/1639767820720.html